主讲人简介
刘美凤,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技术学学科与专业发展研究、学科教学设计与教师专业发展、人类绩效技术、教育信息化等。曾获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特等奖。
汪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词汇语义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等。曾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数部,主持或参与多个项目。
2020年11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的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共同度过了文化考察周的第二天——聆听理论学习讲座。本次讲座分别邀请了刘美凤教授和汪琦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在二位老师精彩的讲座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完成了一天的充实学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讲座01 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2020年11月10日上午9:00,刘美凤教授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面向汉语文化学院2020级硕士开展了题为“学习理论&教学模式”的主题讲座。刘美凤教授事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为同学们介绍了不同的学习心理学流派和教学模式,并用丰富的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了直观的演示。北京校区、珠海校区的同学分别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积极参与了讲座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首先,刘美凤教授用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学习心理学的几个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等。同学们也踊跃发言,与刘美凤教授进行互动。
随后,刘美凤教授又通过视频、图片、案例分析等丰富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了支架式教学、认知学徒制教学、随机进入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任务驱动的学习、分布式学习等几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并鼓励同学们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条件来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更加灵活、丰富。
最后,刘美凤教授总结道,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提升人的核心素养、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不例外。万能的教学模式并不存在,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的背景(国籍、年龄)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考察,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所具有的跨文化特征,教师还尤其需要注意中外不同教学模式的碰撞与东西方各自长处的结合。哪些方法可以保留国内形式、哪些方法要尊重国外形式,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上午10:30,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珠海校区的讲座现场组织了线下合影,记录下了2020年文化考察周的珍贵瞬间。
讲座02 元散曲的“前世今生”
下午13:30,由汪琦老师主讲的“古典诗歌与汉语国际教育——以元散曲为例”讲座在北京校区顺利展开。汪老师分别就为什么要了解元散曲、什么是元散曲、语言学中的元散曲和海外教学中的困惑四个主题进行了讲解。
首先,汪老师从中国古典韵文自身的成长和我们需要具备的教学储备两个方面讲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元曲。她指出,中国古典韵文是一个不断在变化的系列,元散曲广泛吸纳了少数民族音乐和唐诗宋词的特点,体现着当时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与蒙元帝国的发展样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我们将来作为汉语国际教师,也需要相应的教学储备,以更好地教授和传播中华文化。
接着,汪老师结合元帝国时期的文艺作品讲解了什么是元散曲以及元散曲的特征。在这里她提出了“雅言”与“俗语”的概念。唐诗宋词属于雅言,讲究中正平和、温柔敦厚、文道相合;而元散曲则属于俗语,具有明快显豁、痛快泼辣、文道离合的特点。为了让同学们理解得更深刻,汪老师列举出了一些典型的元散曲文段,让同学来读。同学们一段段带有感情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绎得惟妙惟肖,现场气氛及其活跃。
除此之外,汪老师还讲到了语言学中的元散曲的分析,包括鼎足对以及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元散曲颜色词特征。鼎足对即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是元曲作家情有独钟的句式结构,最典型的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所做到最为出色的不仅仅是鼎足对,还有颜色词的使用,如“翠”与“绿”、“青”与“白”的对应,都使得他的散曲达到了雅俗共通的境地。
在谈到海外教学中的困惑时,汪老师提炼了几个常见的问题,如兴趣与选题的矛盾、诗歌选材与学生需求的矛盾、课时与课程设置的矛盾、语言分析与文学鉴赏的矛盾等。汪老师勉励我们在面对这些困惑时,要勇于面对矛盾,敢于挑战困难,踏实解决问题。当你真正喜欢一项事业时,一切困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
讲座的最后,汪老师分享了一句深刻隽永的话“俗语传承文明,市井浸润人生”,并以此作为本次讲座的结束语。这句话既饱含了汪老师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也传达了她对同学们的祝愿,希望我们都能够在中国文化的滋养下品味人生,追寻并坚持自己的那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