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国际中文日”项目书院实地走访活动报道
书院走访背景:
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为迎接2023年“国际中文日”的到来,我院以“书院”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2023年1月11日,主题活动之一的“行万里路——书院走访”活动启动,并顺利完成首次培训。
进一步了解请点击:学院活动丨我院启动2023年“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并顺利完成首次培训
2023年1月18日、19日,江西鹅湖书院、北京金台书院两个书院走访小组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开始书院实地走访,这也正式拉开我院2023年“国际中文日”项目书院实地走访的序幕。
汪珍珠老师带队到北京金台书院小学走访,学校德育主任张莉接受采访(金台书院后更名为金台书院小学)
我院专博生钟舟海老师带队到江西鹅湖书院走访,从同学们的背影中可以感到一种庄严和神圣
1精心准备,文字背后的使命与担当
中国古代书院,是讲学之地、藏书之所、祭贤之处,有的隐于名山大川、钟灵毓秀之地,有的藏于私宅府邸、乡村小镇。无论在何处,往往都因着一代代大儒的出现,让书院显现出更多的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挖掘书院内涵、揭开历史记忆、探寻书院精神,成为书院走访的重中之重和点睛之笔。
为帮助同学们对将要走访的书院有更深刻的理解,我院请对中国古代书院研究颇深的郭晨光老师重点把握解说词,各组逐一指导,帮助同学们提升认知、梳理结构、挖掘内涵。同时请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生王一帆、飏帆教育科技公司的闫欣池老师对拍摄脚本逐一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在文稿、镜头上都有完美呈现。
鹅湖书院走访小组准备的拍摄脚本和解说词
金台书院小学走访小组准备的拍摄脚本和解说词
在各个小组准备文案的过程中,有一份桐江书院的文案吸引了郭晨光老师的关注。桐江书院属于乡村书院,院内楹联“文公访道地,殿元受业家”,记述了理学家朱熹和状元王十朋曾在此讲学的经历。郭老师说:“这一份挺让我惊讶。书院名字开始并不在我们搜寻的名单中,是同学自告奋勇来拍摄家乡的书院。这也让我发现我们国家有成百上千很有价值的书院,养在深闺人未识,需要我们的开发和保护。通过大家的走访、宣传,也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外国人认识到我们国家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我们做的是小事,但确实是有益于保护桑梓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大事。”书院走访,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使命传承与历史担当。
刻有“金台书院遗址”的石碑立在了金台书院小学的大门口外,来往行人都可以看到 |
同学们在鹅湖书院“继往开来”的青石牌坊下进行拍摄 |
2实地走访,一袭汉服中的传承
面对书院,我们追慕其所特有的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渴求能够在一次次文献查阅中,感受、触摸到这种带有历史记忆的沉甸甸的人文精神,以“法其人”“求其学”“思其道”,“惟其道德言论是式是循”。不过,即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精心的准备,实地走访总是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惊喜。
当金台书院走访的同学们看到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看到一排排红色廊柱以及金黄楹联的时候,禁不住感叹,“这么美的景,其实是可以穿汉服来拍的。”接待同学们的金台书院小学张主任听后则不禁告诉同学们:“学校有很多汉服,在大型的活动、开学仪式上全体师生都会着汉服、行汉礼,让孩子们在一言一行中感受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善意和美德……”
在《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在《礼记·深衣》中开篇即明:“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着汉服、行汉礼,以衣冠载德,传承中华礼义文明,成为金台书院小学的特色和名片。孩子们在进退有度、揖让有礼中,学习做人、学习做事。
金台书院小学走访拍摄现场,会议室墙上有一大块书有“首善学生”的横匾。
金台书院小学走访拍摄现场,张主任在介绍立柱上的楹联
走访江西鹅湖书院的罗建英同学选择了穿汉服完成整个出境拍摄,当问及为什么要着汉服时,建英同学回答:“我觉得书院的古色古香和汉服的古朴典雅可以相得益彰,以这种装扮出镜也是想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有带入感。”
“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上衣下裳,交领右衽,着一袭华赏,穿梭于历史的记忆中,追慕先人,感受书院精神,与圣贤对话。“正道脉而定所宗” “尊前贤而立后学”,千年前书院的青青子衿,到如今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在世代相承中,古代书院精神的顶天立地、隐性濡染的现代价值也就益发彰显。
江西鹅湖书院走访拍摄现场
江西鹅湖书院走访拍摄现场
3感想与收获,正道沧桑舍我其谁
钟舟海老师是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专博生,也是这次鹅湖书院走访小组的领队。钟老师常给海内外中文学习者开设相关课程,同时也主讲《地方文化研究》。他说:“为传播中华文化略尽绵薄,是汉教人应尽的义务。三位鹅湖书院所在地(江西上饶)的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参与热情很高,业务能力也很强,从收集资料到构思文本,再到完善解说词和设计拍摄脚本,包括今天的实地走访、拍摄,她们都做得很出色。我为她们点赞!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乡土文化的队伍中!”
作为一个出镜人员,起初我感觉是十分荣幸和幸运的,但是在真正进入一个书院拍摄过程中,我发现这份荣幸背后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容小觑。两度左右的气温,穿着单薄的服饰,我深刻的体会到演员在冬天拍夏天戏份的感受了。这其实还不是最令人难受的,最难受的是有时候可能一个推门的镜头就拍了不下10遍,所以秉承着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我们原先计划一个上午完成的任务硬生生是到了下午3点来钟才结束。过程虽苦但我们亦收获颇多,下次如果遇到类似的拍摄,我们也能更高效的完成。 ——鹅湖书院小组,罗建英
这次鹅湖书院的走访拍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经历。通过实地走访我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书院文化,感受到了鹅湖书院建筑之美,同时也弥补了知识上的空缺。
——鹅湖书院小组,徐怡
在正式开拍之前,我原以为拍摄工作最多一个上午就能解决,没想到到了下午三点我们才结束全部拍摄。虽然为了拍出满意的镜头,我们NG重来了一遍又一遍,但书院里的树、光影、建筑,这些古朴、美丽的景色让我们的疲倦一扫而空。后来书院里的叶老师还非常热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来书院参观啦。
——鹅湖书院小组,廖锶琦
金台书院拍摄团队:从左到右依次为:普德、胡霄霄、于小雅
日出开机,日落杀青。整整一天的拍摄下来,我们记录了三百多个镜头,走遍了书院每一个角落,落实了脚本上的设想,并在拍摄过程中还突然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想到的小惊喜。虽然前期准备很波折,但是我们很幸运,有老师帮助我们一遍一遍地提出指导意见,得以让我们的拍摄可以顺利进行。虽然拍摄时间很长,但是整个过程都是在我们小组三人的欢声笑语中度过的。并且经过金台书院德育主任的介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金台书院的古今传承,这是和网络上的文字不同的感受,也越发感慨,可以在这样的书院里学习是多么的幸福。同时,可以用相机记录并且切身感受这份中华文化传承的我们也是幸运的,也给我们的壬寅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金台书院小组,于小雅
癸卯除夕之际,行走在红墙绿瓦之间,金台书院三百余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于心。一幕幕镜头记录着我们青年眼中的金台,书写着我们对书院文化的传承。
——金台书院小组,胡霄霄
金台书院小学阶前的书刻
“法其人”“求其学”“思其道”,古有书院讲学,风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今有北师大学子追慕圣儒先贤,崇文向善,开启千年历史记忆。萌芽于汉、肇始于唐、兴盛于宋、普及于明的书院在新一代继承者手中,备受尊崇,焕发生机,书院精神、师道精神也定将在年轻一代学子中传继永存。
供稿:纪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