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日的热烈与文化的交融中,2024年美国威廉玛丽大学中文暑期班于7月19日结业。通过两个月的学习与交流,来自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的14名青年学生在北师大的校园里沉浸式体验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从开营仪式的热烈启航,到中文课堂的勤学不辍,再到北京、湖北、内蒙古的文化考察之旅,每一步都见证了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的熔融,为中美教育合作谱写了新的篇章。
中文听说课与读写课: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深耕
作为项目的核心部分,中文听说课与读写课无疑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环节,学院为此精心设计了课程体系,选派了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采用小班授课、互动教学、个别辅导、情境代入等各种教学方式,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专注忘我的氛围中快速提升中文水平。
听说课上,授课老师综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辩论发言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中文的发音、语调、词汇和句型。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不仅提高了口语交流能力,还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了解。此外,老师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通过播放中文歌曲、电影片段、新闻播报等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锻炼听力技巧。
读写课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精选的教材涵盖多种文体,既让学生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训练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背景,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通过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生们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文思维框架。
文化考察活动:行走的课堂,心灵的触动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的多元文化和自然风貌,项目特别安排了精彩的文化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北京、湖北和内蒙古三地。
在北京,学生们参观了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感受了古都的厚重历史与现代都市的活力并存。在故宫,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几百年前的帝王将相对话;在长城,他们徒步攀登,体验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此外,学生们还品尝了北京的传统小吃如烤鸭、豆汁儿等,感受了地道的京味文化。
在湖北武当山,学生们领略了中国道教的神秘与博大。他们不仅详细考察了这些古迹的历史背景与建筑风格,还亲身体验了太极拳的精髓,从一招一式中感受身心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他们骑马驰骋在蓝天白云下的草原上,体验了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在蒙古包中品尝了地道的奶茶和手抓肉,感受了蒙古族的独特风情。这些经历不仅让学生们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也让他们学会了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结业仪式:收获与展望的交汇点
7月18日下午,结业仪式在后主楼2132会议室举行,结业式由威廉玛丽中文暑期班项目中方负责人马新宇老师主持。在结业仪式上,中文暑期班外方负责教师美国威廉玛丽大学魏美玲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回顾了项目期间她与威廉玛丽大学学生们所度过的美好时光,对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全体中方教师严谨敬业的工作精神表示了由衷的钦佩,对中方教师团队所创造的宽松愉悦、务真求实的教学氛围表示了极高的赞赏。随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吴玉军处长致辞,他高度赞扬了学生们在项目期间所展现出的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并强调:“我们特别希望各位同学在归国后,与你们的同学、朋友和家人分享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更多美国人民了解今天的中国,共同绘制一幅跨国友谊的画卷。”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副书记任雅才对威廉玛丽大学中文暑期班所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赏,鼓励学生继续深化中文学习,促进两国和两国青年学生之间的文化理解与友谊。之后,中文暑期班学生代表文致远和欧承明上台发言,他们总结了自己两个月来的学习体验与文化收获,展示了各自中文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并对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谢。
最后,师生共唱《北京欢迎你》,结业仪式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虽然项目已经结束,但中美两国、北师大与威廉玛丽大学两校青年学子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却将永远延续下去。
结语:文化织锦,共谱华章
此次北师大—威廉玛丽大学中文暑期班项目不仅是一次语言学习与实践的旅程,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文化的交融。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与美国威廉玛丽大学将继续携手共进,为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促进两国青年接触与交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