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天很长,可以走过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成都,可以学习几十篇课文、上百个生词与语法,可以从时差12小时的两国异地变成心连心的同时空,可以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无话不谈的朋友。70天很短,在可以流利表达汉语时就要告别,在可以适应中国的生活时就要离开,在彼此熟悉情谊深厚时就要分别。
8月23日,为期70天的达慕斯大学中文暑期班(简称“达大班”)在老师与学生们熟悉的教室里举行了结业典礼。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副院长汪珍珠出席仪式并致辞。达大中文项目主任严蕾、学院任课教师代表尹洁为新一届达大LSA(Language Study Abroad)项目的学生致以祝贺。
一、中文课程:文化与语言交融
教学是本次暑期班的重中之重。学生们的课分为语言课、中国文化课、书法与绘画课和武术课。
语言课上,学生们十分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力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能力,班级内汉语学习氛围浓厚。
中国文化课上,同学们了解了“改革开放”“新能源汽车”“直播经济”“传统建筑”等有关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容,从多角度认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
书画课上,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兴趣,从一开始的陌生欣喜,到仔细观察、小心用笔、用心揣摩,一幅幅富有独特意蕴的书画绘画作品在他们的笔下诞生。
武术课上,学生们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认真聆听,在老师的讲解指导下,从一招一式中学习拳法套路,在一张一弛中体会武术的精神内涵。
语言课程之外,学生们走进中国家庭,与中国学生面对面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分享生活的点滴,探讨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包饺子、一同品尝中餐等集体活动中走近生活日常,体味文化之差异,增进语言交流。
此外,项目每周还安排了不同主题的中文实践活动。在“北师大校园打卡”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寻找校内文化地标,进一步熟悉了校园环境;在“学校周边生活设施打卡”中,从超市购物到小吃街探索,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国大学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北京历史遗迹——钟鼓楼漫游”活动中,学生们在古老的建筑间穿梭,实地感受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参访北京陶瓷艺术馆——绘制青花瓷”活动,让学生们亲手尝试传统工艺,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文实践活动展现出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结合的重要性。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中文水平,更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中文的热情。
语言和文字所能传递的情感与意义总是有限,要真正感受一个国家的文化,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技能操练,必须走进鲜活真实的生活中,去触摸多彩的中国社会脉络。
LSA项目的核心之一是文化考察活动,这个夏天,我们的学生足迹遍布北京、上海、苏州、杭州、西安、成都这六座城市,体验了中国不同城市的独特风情。从北京的雄伟壮观到上海的繁华璀璨,从苏杭水乡的温婉细腻到成都的热辣鲜活,再到西安的历史厚重,每一站都是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一次深刻体验。
在北京,学生们沿着“北京中轴线”游览了故宫、天坛、前门大街等标志性建筑,感受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宏伟气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6月30日,我院研究生同学与达大学生一起攀登了司马台长城,共同实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
7月4日至7月8日,学生们的上海、苏州、杭州之旅充满了惊喜。在上海,他们欣赏了外滩的落日余晖、东方明珠的璀璨夜景,了解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历时和运营情况,感受到了现代上海的经济活力。在苏州和杭州,学生们品尝淮扬菜,赏苏州园林,泛舟西湖,品龙井茶,感受了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江南风情。
8月2日至8月6日,学生们踏上了西安的旅程。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西安古城墙,参观了兵马俑、大雁塔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夜晚的大唐不夜城更是让他们仿佛穿越回盛唐时期。
8月7日至10日,是LSA的成都之旅。同学们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熊猫,品尝了麻辣鲜香的四川火锅。他们“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参观杜甫草堂和乐山大佛,了解了三星堆古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产串联起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勾勒出中外文化交流的宏伟图景。
除了体验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生们还感受了现代中国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在西南交通大学,他们探索了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奥秘;在京东物流园,他们参观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先进技术;同时,他们还参与了直播带货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了中国电商经济的迅猛发展。
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学生们在旅行中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未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这段旅程的记忆都将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中国印象。
7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四十周年庆典暨中国研究与中文教学研讨会在英东学术会堂演讲厅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代表学校向北京师范大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中文项目走过四十周年表示祝贺。
周作宇副校长指出,达大班创办于中美建交之初,是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交流领域具有历史意义的探索。四十年来,达大班培养了一大批知华友华的美国青年精英,架起了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增进了中美两国政府之间的沟通。
达慕思大学常务副院长Mathew Delmont指出,作为中美两国建交后的首批中美大学学术交流项目之一,达大班见证了中美两国的友谊。并表示达慕思大学将继续加强与北师大合作,促进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文化和教育交流。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冯丽萍提到,达大班对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意义非凡。达大的学生来北师大,北师大的老师去达大,四十年来两校的友谊就在这样的合作中愈加深厚。未来也会与达大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友好交流,友谊长存。
达大班创始人、达慕思大学荣休教授李华元认为,达大班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有一大批对中国语言文化充满浓厚兴趣的美国学生,在于有一大批为这一项目默默付出心血的老师,在于两校心怀百年树人的共同理想。
研讨环节,来自美国达慕思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研讨。研讨主题多样,不仅有达大班项目的研究探讨,还有宗教、历史、数字媒体的研究分享。参会的达慕斯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同学对研讨内容充满兴趣,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这个夏天属于达大班所有人,永不停歇的时间会把我们带到再次相遇的那一天。“山水有相逢,后会亦有期”。北师大的老师们作为达大学生们的朋友和家人,在这里等达大班的同学们常回家看看!
美国达慕思大学(Dartmouth College,简称“达大班”)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际交流始于1982年,至今已延续了40年,是我国开始最早且维持时间最长的中美教育交流项目。40年来,数百名达大学生来我院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我院也有近30名教师前往达大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