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首页 > 校友风采
不争朝夕,只争春秋——汉语文化学院 2002级校友刘智伟
发布时间:2022-03-01     浏览量:

不争朝夕,只争春秋——汉语文化学院 2002级校友刘智伟

图片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2002级校友刘智伟老师是加拿大中文学校——大通学堂的创始人,多年来一直在为加拿大的中文教学和中华文化的传播默默耕耘。

 

图片

(刘老师生活照)

 

 

 

 

 

 

刘智伟老师2002年进入北师大师从陈绂教授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主要致力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有关词汇的研究方向。2005年博士毕业后,刘老师留校教授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汉语文化学院本科生和北师大语言生汉语,一直到2010年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汉语。

 

汉语文化学院对刘老师的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导师陈绂教授的《说文解字》课程,讲解透彻、鞭辟入里,对于她的词汇研究十分有启发。博士毕业多年后刘智伟老师依然悉心保存着陈绂老师手写批改的几版博士毕业论文。陈绂老师对她来说不仅是导师,更像是妈妈般的存在。刘老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课前,陈绂老师细心体贴地带着她去商店购买出国所需准备的一切物品。近两年海外疫情比较严重,刘老师依旧能时不时地接到导师关心的电话。

 

在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学习、工作乃至于远赴美国工作、加拿大创业的这些年,学院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学院老师们的亲切关怀一直都陪伴在刘老师身边。北师大汉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持久且深刻地感染着刘老师,她也将这北师大教书育人的星火传承到遥远的海外。

图片

(刘老师线上工作照)

刘智伟老师的中文学校教授汉语所用的教材是刘老师指导学校教师们根据加拿大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偏好个性化定制的。刘老师说道:“教学是个良心活,一定得有情怀才能做好。想要凑合上完一节课是可以的,但是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得看能否可以坚守住教师的道德原则。”刘老师在上课时,很少原封不动地“挪用”知识,而是会随着时代和学生群体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甚至同一个班里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老师也会布置不同的作业。虽然个性化的作业无形当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刘老师认为只要尽力做到问心无愧,一切就都是值得的,一定要爱事业、爱教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大通学堂的高级语言班名为“鲲鹏班”,刘老师精心挑选《庄子》、高中人教版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路遥《平凡的世界》、历史文化帝王系列、当代外卖小哥生活等丰富多样的文章、诗词编入鲲鹏班教材,尽可能满足高阶中文学习者对于中国、中国文化的渴求。

 

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刘老师更希望海外汉语学习者去了解当代的中国,她在课上为学生介绍中国的高铁、外卖、移动付款,既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又要让学生看到中国当下的进步和发展,尽可能为海外中文学习者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的现代中国形象。

 

“大通学堂”中“大通”的意思就是希望东西方能够更好地沟通、更好地相互理解,这既是多元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普林斯顿大学的周质平教授曾对刘老师说,这份工作是一个千秋的事业。刘老师将“不争朝夕、只争春秋”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多年来也一直严格履行着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无论是去普大教书还是自己创业,都不是轻易得来的机遇,这背后是刘老师多年来不懈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负责耐心的教学态度。

 

希望北师大学子们也都能够脚踏实地,尽力完成每一阶段应做好的事情,秉着对自己负责、对母校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度过每一天,只要做到了这些,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图片

 

图片 | 刘智伟

文字 | 牟心蕊

编辑 | 张雨婷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编:100875 电话查号台:010-58806183 版权所有: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2号